作者: 物理治療師 許亞甄
業界裡常常用到一種叫做"gaiter"的東西,相信許多有腦麻寶貝的家長或是早療老師特教老師或是相關人員,一定都不陌生聽到這個東西~"gaiter"~
好,一般來說,我們常說到的gaiter,大概指的就是下面這個東西,由各種布料.硬式支撐條及魔鬼黏綁帶等所組成:
gaiter有許多的應用方式,最常見的用途有幾種如下:
1.將關節固定在伸直狀態。特別是小朋友因為大腿後側肌群緊縮(tightness),而造成膝蓋伸不直,呈現彎曲狀態,(我們常說膝關節"很緊")的狀況...常在徒手拉筋之後,為了延長拉筋效果及時間,暫時予以gaiter固定(依照經驗,盡量不超過20分鐘為宜,避阻礙血液循環或引起肢體麻痺)
2.提供關節支撐力。常在小朋友要練習上肢趴撐或是下肢承重站立時,予以gaiter輔助,提供較遠端的肢體關節穩定度(例如膝關節或是肘關節)
在尺寸的選擇上,要視該肢體的長度及粗細而定,並沒有說哪種size的一定是用在什麼關節,原則上,gaiter的長度要占肢體總長(例如腿長或是手長)的一半,寬度則是能夠完整包覆至少一圈為宜,一般裝具矯具公司都有客製化的服務,量身製作。
若把gaiter平攤開,是呈現一個梯型的形狀為什麼是梯型呢?因為人的肢體近端是比較粗的,需要較大的圍,遠端是比較細的較小的圍極可,如此包覆起來才會平整。
圖中紅紅的點是標示膝蓋骨(髕骨),這個地方是膝關節的骨凸處,容易因為壓迫而受傷,所以,上gaiter時要特別注意將硬支撐條的位置避開,不要壓在膝蓋骨的上方,否則容易引起疼痛瘀青。
也有此類市售產品,直接在膝蓋骨位置開洞,避免壓迫兼具定位功能。
上圖為應用之一,小朋友本來站姿是屈膝無法直立, 並且容易軟腳(buckling)蹲下,為了增加下肢承重經驗,改善站立時姿勢,以gaiter協助膝關節固定在伸直狀態。
訓練完畢脫下gaiter之後,記得一定要有check的動作,檢視皮膚有無不當壓痕或受傷。
例如這樣 應該就是西土瓦小姐本人我下手一個太重或是一個忙忘記,固定時間太久了(哎呀呀),雖然鐵條綁帶都沒有壓在膝蓋骨上,不過側邊還是有壓痕和泛紅,所以大約觀察20-30分鐘
確認壓紅處有消退,沒有不當瘀青及腫起,下回執行時再更注意時間力度與位置喔!
------
以上經驗及原則僅供參考,實際狀況請視個案差異而定。
請大家謹慎使用喔!有專業上問題請留言或私訊
------
其它相關文章推薦:
特殊學生治療方法—擁抱治療(Holding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