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治療方法—擁抱治療(Holding therapy)

王秋雅  

 

IMG_6324.JPG

 

前言

 

身上長滿了刺的小刺蝟如果碰到了喜歡的朋友要怎麼擁抱他們呢?小刺蝟在嘗試和朋友玩耍的時候,常常不小心刺傷別人,直到他小心翼翼的將掛在樹上的氣球安全的拿下來時,才發現:只要我將軟軟的肚子朝著別人的身體,那我就能擁抱我的朋友了(莊永佳,2000)!!!有沒有想過:上一次真心的擁抱我的家人、朋友,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呢?發自內心的誠摯擁抱等於在說:需要我時,我樂意效勞!我能體會你的感受!真高興你在這裡一起分享我的快樂,讓我分擔你的憂愁(黃漢耀譯,1993)。單純的擁抱可以給予雙方信心與支持的力量,而擁抱所賦予對方的能量是很神奇的,國外有一篇名為「救命的擁抱」(The rescuing hug)的報導,一對早產的雙胞胎姐妹,妹妹的生命跡象不穩定,隨時有生命危險,就在大家都開始絕望的時候,照顧的護士突發奇想讓姐姐與妹妹睡在同一個保溫箱中,妹妹一躺進姊姊的保溫箱馬上就往姐姐的方向靠過去,幾分鐘之後,妹妹的生命跡象達到了從出生以來的最佳狀態,姐姐在妹妹睡著以後就輕輕的抱著妹妹,之後姐妹共住一個保溫箱,並且提早離開醫院健康的回家(簡遠,無日期);由此可見擁抱的力量。國外許多學者將擁抱發展成為專門的治療法,以下,我們將針對擁抱治療(Holding therapy)進行更清楚的介紹。

 

 

 

 

擁抱治療之理論源起

 

關於擁抱治療的理論源起,大部分學者認為擁抱治療是以依附理論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用以重新建立兒童和照顧者之間的連結,但是也有學者持反對意見,認為依附理論中親子關係的共生連結不應該運用在擁抱治療中親子關係的重建上面,以下,我們將針對依附理論做簡單的介紹。

 

 

(一)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的源起與內涵

 

依附(attachment)一詞源自於是由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於1950年代提出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Bowby是早期第一個提出兒童社交和情緒發展關係重要性的研究者之ㄧ,主要討論人類為了安全感而親近另一個人的傾向,認為「依附是指個體與特定他人間的情感性連結」(引自張素貞,2000,依附理論,2008;約翰.鮑比,2008;Wilson, 2001);這個理論融合了精神分析、認知與發展心理學的觀點所建構而成(張素貞,2000)。這個理論最有名的實驗就是哈利哈洛(Harry F. Harlow)所做的恆河猴實驗,恆河猴寶寶剛出生就被抱離母親身邊,由全身纏繞鐵線的「鐵線母親」(wire mother)和全身覆蓋柔軟布料的絨布母親代理撫養猴寶寶。研究指出:擁抱柔軟布料做成的代理母猴的時間一天約18小時,遠多過擁抱鐵絲母猴的時間,當有新鮮刺激(如木蜘蛛)出現嚇到猴寶寶時,猴寶寶都會奔向布媽媽,以尋求安全的保障;此外猴寶寶在柔軟的代理母猴旁邊也會比較常探索周遭;Harlow的研究並指出,如果猴寶寶沒有接受足夠的舒適的皮膚接觸,他們將來表達或接受感情的能力就會不足(徐易男,2004;應小端譯,1999;Harlow, 1958)。由Harlow的研究與Bowley的論點結合,我們可以發現:依附是嬰兒需要依附對象確定其安全的需求而來。

 

國外學者Holmes認為依附行為是一個動態的行為系統,當兒童在表達依附行為,並覺得安全時,就會主動探索外在的世界,並且從中獲得安全與自信。但是如果依附行為的表達無法滿足兒童對於依附的需求,就會讓孩童產生害怕與焦慮的情緒,此時孩童可能再次表達出依附行為(如:目光的接觸、發出懇求等),或是以兩種防衛方式進行因應,第一種是以逃避、警覺與小心的方式處理,第二種則是出現矛盾、黏著或生氣的行為。這套依附方式提供個人建構自我、重要他人與彼此關係的藍圖及模組,請見下圖二。(引自徐易男,2004)

 

 

 

圖二 Homles的依附行為系統(引自徐易男,2004)

 

 

 

 

(二)依附的類型

 

 

國外學者Mary Answorth和Alan Sroufe、Evertt Waters設計了八個階段的陌生情境,並將一歲大的嬰兒放在此陌生的情境中(張春興,1990;張素貞,2000):

 

  1. 讓母子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

  2. 母親坐在一旁,孩子自由探索。

  3. 一個陌生人進入。

  4. 孩子被留下與陌生人共處一室。

  5. 母親返回,陌生人離去。

  6. 母親離開,孩子單獨留在室內。

  7. 陌生人返回做為母親的替代者。

  8. 最後,母親回來,陌生人離開。母親鼓勵孩子繼續探索、遊玩,並在需要時加以安撫。

 

 

Answorth在進行這個研究之後,發現了三個主要的依附型態,茲分述如下(張春興,1990;張素貞,2000):

 

  1. 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在12-18個月的嬰兒中約有65%是屬於此類型,他們喜愛並主動與母親接近,在母親身旁會主動探索環境,會對母親離去感到難過,但是當母親回來時,就會露出欣喜的表情,並尋求與母親身體的接觸。

 

  1. 矛盾型依附(ambivalent attachment):約有10%左右的12-18個月的嬰兒屬於此類型,當母親在身旁時,他們會依附在母親身旁,但是很少進行探索活動,當母親與陌生人共處時,他們會露出非常煩惱的表情,他們會對母親離去趕到生氣,當母親回來時,會試圖接近母親,但是卻抗拒母親的接觸。

 

  1. 逃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約有20%左右的12-18個月的嬰兒屬於此類型,當母親與陌生人共處時,他們並不會特別害怕陌生人,但會以不理睬的態度對待陌生人,對母親離去感到少許不悅;當與母親重聚時,卻又不理睬返回的母親,並逃避與母親有更多的接觸。

 

 

接著國外學者Main & Solmon發展出另一種分類標準,他們發現有更多的嬰兒無法被歸類於上面三種類型,因此將之界定為無組織導向型(disorganized/ disoriented group),此類型混合逃避與抗拒兩種類型的行為,並可同時存在於安全型、矛盾型、逃避型的任一種類型之下(張素貞,2000)。

 

 

擁抱治療法之重要概念與實施方法

 

外國有許多學者認為擁抱治療對於增進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密關係有正面影響,但是也有學者持反對意見,認為擁抱治療目前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此法有效;另外有學者認為天寶.葛蘭汀(Temple Grandin)所創造的「壓力機」就是典型的擁抱治療實例,以下將針對擁抱治療的重要概念與實施方法進行闡述。

 

 

擁抱治療的重要概念

 

根據依附理論的原理,擁抱治療的理念認為自閉症是導因於母親 (父親) 和孩子間共生聯結(simbiotic bond)的破裂,當孩子拒絕和他的照顧者進行視線接觸(eye contact)時,這個孩子就是在表示彼此間的共生連結已經破裂了,並且他將不會再依附成人;這有可能是導因於兒童不斷重複感覺到親情的矛盾,兒童會將主要照顧者的負面輸入內化,並且進而透過對別人的辱罵與具侵略性的行為表現出來。由於擁抱治療的目的就是要重建修復自閉症孩子和他的照顧者(父母)之間的連結(bond),因此照顧者千萬不能強迫孩子進行眼神接觸,但是首先一定要重新建立身體接觸(body contact)和肢體依附(physical attachment)(Heflin & Simpson, 1999;Myeroff, Mertlich & Gross, 1999;Wilson, 2001)。

 

擁抱治療的實施方法

 

國外學者瑪莎薇爾曲(Martha Welch)在1988年出版「擁抱時間」(Holding Time),書中除了推薦擁抱治療,並對實務進行闡述(Heflin & Simpson, 1999; Hunt, n.d.;Welch & Mark, 1988)。之後陸陸續續有學者開始針對擁抱治療進行相關研究,並提出使用擁抱治療的注意事項,以下將綜合多位學者的意見(Heflin & Simpson, 1999;Wilson, 2001),對其實施方法提出介紹。

 

擁抱治療的方法通常是孩子將頭枕放在治療師或照顧者的腿上,照顧者(通常是母親)固定住孩子的手和腳,以便將孩子的頭維持在可以是線接觸的定點上,並且非常親密的將孩子抱得緊緊的;同時和孩子面對面的以令人舒服的態度進行對話(或唱歌),藉此喚醒從過去經驗中產生的內在情緒。這對孩子可以產生正面且具教育的回饋,但是孩子可能表現出可預料的狀態包括被擁抱時會生氣和挫折,並且企圖努力掙扎逃開,甚至進而攻擊照顧者。但是母親必須繼續緊緊的擁抱孩子,如果有必要的話,母親可以將孩子的頭彎曲,讓下巴碰到胸膛,並且以這樣的姿勢抱著孩子。母親要緊抱孩子直到孩子屈服,並且能夠自然的看著母親的眼睛為止。在這個時候,母親要回望孩子的眼睛並交換感情作為回報,通常療程持續45分鐘。照顧者即使沒有「擁抱」孩子,仍然要持續以親密的肢體接觸親近孩子,中間的休息時間不要超過兩小時,並且要注意休息時間不能選在孩子的餵食時間(feeding time)。

 

國內學者陳瓊英(2004年11月7日)指出父母抱小孩時,對小孩的認知、語言、社交發展及身體健康非常重要,並列出父母擁抱小孩時對小孩感官所造成的刺激,筆者將之整理為下表。

 

感官刺激

照顧者動作

功效

視覺刺激

當父母抱小孩時,會對小孩微笑或作鬼臉

視覺刺激可以促進社交發展及認知功能

觸覺刺激

父母抱小孩的動作

觸覺是人類最基本的感覺,可以穩定情緒、增加安全感,甚而增加親友的感情及關係等

本體覺

父母抱小孩的動作

本體覺可促進肌肉張力及動作發展等

前庭覺

父母搖晃小孩的動作

前庭覺可促進認知功能、語言構音能力、視覺空間能力、肌肉張力及動作發展等

聽覺刺激

父母抱小孩時,對著小孩講話或唱歌

聽覺對語言發展及情緒穩定非常重要

嗅覺刺激

父母抱小孩時,小孩會聞到父母身上特殊的氣味

嗅覺則對情緒穩定、信任感及安全感較有影響

 

擁抱治療的目的是要提供一個安全與被保護的空間,在其中會產生強烈的感情,由上述看來,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實施擁抱治療,而擁抱治療的支持者也建議:當嬰幼兒開始擁抱並再次進行眼神接觸時,他的發展就能夠正常的進步了。

 

 

擁抱治療法之適用對象與相關研究

  1. 自閉症(Autism)

擁抱治療法一開始是用在自閉症兒童身上(Myeroff, Mertlich, & Gross, 1999),國內學者黃金源(2008)指出自閉症兒童具有感覺統合方面的困難,並將感覺統合障礙定義為:「指觸覺(觸、痛、溫度及壓力等感覺)、前庭覺(偵測頭部位置改變及頭部動作)及本體感覺(透過肌肉、關節、肌腱等知覺身體的位置)發生障礙。」(頁104),並指出感覺統合障礙可能會有觸覺防禦、壓力或痛覺不敏感的情形。天寶.葛蘭汀也指出:對自閉症兒童而言,不喜歡被觸摸是很典型的傾向,其實自閉症的身體渴望人體的接觸,但是一但有了接觸卻又會痛苦的退縮,並且感到困惑(應小端譯,1999),因而導致自閉症兒童的焦慮,退縮和社會互動方面的困難,一旦親子間的聯結重新建立好,孩子就會有正常的發展。

 

天寶.葛蘭汀的擁抱機(hug machine)

 

國內學者黃金源(2008)指出「天寶.葛蘭汀所發明的擁抱機就是藉著增加身體壓力來鎮定緊張的情緒」(頁105),並引述Edeson等人的研究指出「身體的深度壓力可以降低部分自閉症兒童的焦慮與緊張」(頁105);而國外著名自閉症學者天寶.葛蘭汀(Temple Grandin)在製造並改進擁抱機的同時,發現擁抱機能夠幫助自己造成放鬆的效果,她更進一步利用自己所製造的擁抱機對四十名正常的大學生進行實驗,研究結果指出,有62%的大學生喜歡這個機器,並認為它有放鬆的效果(應小端譯,1999)。

但是國外有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Heflin 和 Simpson(1999)指出擁抱治療和天寶.葛蘭汀所發明的擁抱機/擠壓機 (hug machine/squeeze machine)提到的深層壓力 (deep pressure) 不同,他們認為天寶的方法具有生理基礎,她是從感覺統合的觀點來解釋其有效性。

 

 

延伸影片:星星的孩子

 

 

 

擁抱治療實證研究

 

德國學者Prekop在1980年代早期在醫院中教導104個兒童的母親使用擁抱治療,他將這104個病患區分成亞斯柏格症(Asperger)、肯納症(Kanner,為自閉症的別名)和腦傷兒童(Brain damaged)三個族群,並且證明有30%的病人在社會關係(socila relatedness)方面表現出明顯的改變,據說甚至其中13個病人的自閉症也痊癒了(引自Heflin & Simpson, 1999)。而國外學者Edelson等人在研究中發現,實驗組中的六個自閉症兒童在緊張量表的分數顯著降低,可見身體的深度壓力可以降低部分自閉症兒童的焦慮與緊張(引自黃金源,2008)。

 

 

  1. 嬰幼兒或兒童早期反應性依附障礙(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 of infancy or early childhood,簡稱RAD)

 

擁抱治療法應用在具有反應性依附障礙的兒童和青少年身上以「減少憤怒(Rage Reduction)」而知名(Heflin & Simpson, 1999),而國外學者Wilson(2001)指出RAD是兒童早期精神病學在依附破裂方面中最嚴重的一種,這樣的孩子無法形成和他人形成正常的關係,在社會發展方面也有困難,並以嬰幼兒期社會病態行為(sociopathic behavior)著名。以下列出在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DSM-Ⅳ)中對RAD的描述:

 

A.始於五歲以前,其多數環境背景(contexts)下的社會關係有明顯障礙,或就其發展水準屬不合宜,表現下列兩項之ㄧ:

(1)對多數社會性互動,持續不能以與發展水準相稱的方式來引發或對其反應,表現於過度自我抑制、高度警覺或非常矛盾及相反(ambivalent and contradictory)的反應(如孩童對照顧者的反應為趨近及躲避之混合),或對呵護者抗拒,或表現冷峻的防衛。

(2)廣泛的依附現象,表現於無分辨性的熱絡交際(indiscriminate socialbility),使得明顯不能表現合宜的選擇性依附(selective attachment)(如與相對較陌生的人顯得過分熟識,或在尋找依附對象時缺乏選擇性)

 

B.準則A的障礙不能只用發展遲緩來解釋(如智能不足),也不符合一種廣泛性發展疾患的診斷準則。

 

C.受到致病性的照顧(pathogenic care),顯示於下列各項至少有一項:

(1)持續忽視有關兒童對呵護(comfort)、刺激及關愛(affection)的基本情緒要求

(2)持續忽視對兒童的基本身體需求

(3)一再更換主要照顧者,因此無法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如常更換養父母)

 

D.有一假定:準則C之照顧方式造成了準則A的行為障礙(如準則A的障礙在準則C的致病性照顧之後才開始)

註明類型:

抑制型(Inhibited type):若準則A1為主要臨床表現

去抑制型(Disinhibited type):若準則A2為主要臨床表現。(引自孔繁鐘,1994)。

 

至於RAD可能的形成原因,筆者整理Wilson(2001)的論述,基本上可以分為照顧者因素與嬰幼兒本身的因素兩方面;在照顧者方面,如果有以下狀況可能助長RAD的形成

  1. 照顧者虐待或忽視嬰幼兒。
  2. 父母本身的特質會妨礙正常依附的產生,例如父母本身對於成為父母有憂鬱感、孤獨或缺乏社會支持。

 

而嬰幼兒的部份,如果有以下狀況也可能會導致RAD的產生:

  1. 嬰幼兒總是在昏睡,使得照顧者在表現適切的依附行為上受挫。
  2. 長期生病的幼兒可能由於在出生第一週就住院接受治療,或者由於經常進出醫院使得主要照顧者時常更換,因而無法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國內學者陳瓊英(2004年11月7日)的孩子就在住院時產生RAD的症狀。

此外,Wilson(2001)也指出RAD可能會有以下情感特徵:(1)缺乏同情心,(2)有限的眼神接觸,(3)殘酷的對待動物,(4)控制衝動能力差,(5)缺乏普通思考和良心,(6)不正常的語言模式,(7)對陌生人有不適當的情感。而RAD的行為特徵則包括:(1)可能有觸覺防禦,對於觸摸可能表現過度僵硬或柔弱無力,(2)缺乏吸吮行為或眼神接觸,如缺乏回應性的微笑或對所有人的反應沒有差異性。

 

 

在RAD兒童的處遇上,擁抱治療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技巧。國外學者Randolph和Myeroff在美國Evergreen依附中心的RAD兒童進行研究:第一個研究是針對兩組兒童進行攻擊行為的比較,實驗組進行擁抱治療搭配家長諮商,對照組則不進行任何介入,結果在兩週的密集介入後,實驗組兒童在攻擊行為明顯降低,對照組則沒有任何改善。第二個研究則是針對25個4-14歲兒童進行六個月到兩年不等的擁抱治療,結果其中76%的兒童在行為上出現明顯改善(此研究會在攻擊行為兒童中做詳述)。

 

 

另一個學者Laster在Ohio州的依附與連結中心對12個小孩(年齡介於4-15歲)與其父母進行行為改變的研究,介入方法合併了擁抱治療、感覺刺激和家長諮商,結果證明能夠減少精神病的行為(psychopathic behavior),增加依附模式(以上引自Wilson, 2001)。

 

 

  1. 攻擊行為兒童(Aggressive children)

攻擊行為兒童的操作行定義主要是以DSM-Ⅳ中介定注意力不足障礙及擾亂性行為(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 and Disruptive Behavior)符合症狀的兒童為主,包括下列四種類型的學生:

1.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2.行為偏差障礙(Conduct Disorder)

3.對立反抗性疾患(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4.依附障礙(Attachment disorder)

 

 

國外學者Myeroff, Mertlich 和 Gross(1999)指出具有攻擊行為的兒童在幼年時期能會有挑釁和破壞的舉動,比如說謊、破壞物品、放火和跑掉,這些小孩的行為在青少年時期可能演化為青少年的暴力犯罪行為(例如殺人和謀殺),因此具攻擊行為的兒童已經被認為是一個主要的公共健康議題。

 

 

保守估計,具攻擊行為兒童約佔一般人口比例的2~16%,為了治療這些兒童,許多學者使用各式各樣方法進行介入,例如:個別、小團體、住宿治療以及心理分析測量等方法,但是資料顯示只有少數方法運用成功。

 

 

Myeroff, Mertlich 和 Gross(1999)指出擁抱治療近期被認為用在有攻擊行為兒童的身上也有效果,因此這三位學者針對攻擊行為兒童進行擁抱治療的研究,他們針對23個年齡介於4~14歲的個案(17男6女)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採用準實驗設計,測量工具使用兒童行為清單(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簡稱CBCL)評估兒童的攻擊行為,介入方法則合併家長諮詢與擁抱治療,結果發現:實驗組兒童在接受介入後在攻擊行為方面(如:放火、跑掉或缺乏罪惡感)有明顯的降低。

 

 

擁抱治療法成功案例舉隅

 

擁抱治療法之爭議與注意事項

 

擁抱治療在1980年代晚期曾引起許多爭議,大多數的相關文獻都發表在歐洲,如荷蘭,義大利,捷克,德國和法國;美國學者瑪莎薇爾曲(Martha Welch)也在1988年出版「擁抱時間」(Holding Time),書中以英語描述這種治療取向並發表治療策略,但是目前仍缺少令人信服的研究,因此,擁抱治療雖然在歐洲被使用,在美國呈現的卻是有人推廣但仍舊缺乏社會認可的狀態(Heflin & Simpson, 1999)。

 

國外學者James指出擁抱治療是一種「殘酷、不人道,並具有潛在危險」的治療法,她將擁抱治療比喻成「洗腦(brainwashing)」(引自Wilson, 2001),在其中個體被輕視、降級,並且強迫服從;她認為這個治療法的優點是奠基在恐懼上,而非實際依附的形成,並且強烈要求停止這種治療法,除非有科學研究能夠證明擁抱治療的實際效用。

 

筆者統整上述關於擁抱治療的學術研究,發現擁抱治療研究的介入模式大致有以下缺點:

    1. 研究多採小樣本,推論性不佳

    2. 少數研究缺乏對照組,或者對照組並沒有進行任何介入,因此對於控制組來說,擁抱治療或許只是寬心劑(placebo)之效,並無實際療效。

    3. 研究中的介入方法多採用擁抱治療搭配家長諮商或其他方法,難以看出研究成效是擁抱治療還是其他介入方法的功勞。

    4. 研究結果指出擁抱治療搭配其他介入方法可以降低兒童的緊張焦慮或攻擊行為,但是沒有任何證據或量表可以指出擁抱治療是否能夠增加兒童的依附行為。

 

 

由上述學者的觀點與研究結果看來,擁抱治療仍具有許多爭議,科學研究中雖然推崇擁抱治療的功效,認為對於降低兒童的焦慮與攻擊行為都有正向的結果,但仍舊沒有指出使用擁抱治療能夠真正建立依附關係,因此,擁抱治療法在實務面上用以降低特殊兒童的焦慮與攻擊行為上仍有實施的可行性,冀望日後國內能有更多學者對此法進行研究,並針對此法的評量提出有效的工具。

 

參考書目

孔繁鐘(1994)DSM-Ⅳ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台北市;合記圖書出版社。

依附理論(2008,11月7日)。維基百科。2008年11月15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E%9D%E9%99%84%E7%90%86%E8%AB%96

約翰.鮑比(2008,6月14日)。維基百科。2008年11月15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4%84%E7%BF%B0%C2%B7%E9%AE%91%E6%AF%94

莊永佳(2000)。擁抱。台北市:國語日報社。

陳瓊英(2004年11月7日)。孩子是生來抱的。聯合報。2008年11月15日,取自http://health.ntcpe.edu.tw/newinfo/2005-1.html#9

黃金源(2008)。自閉症兒童的感覺變異及其治療。載於黃金源(主編),自閉症兒童的治療與教育(頁95-112)。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漢耀(譯)(1993)。Keating K.著。請擁抱我(Hug therapy Ⅱ)。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應小端(譯)(1999)。Grandin T. & Scariano M. M.著。星星的孩子(Emergence: Labeled autistic)。台北市:天下文化。

簡遠(無日期)。救命的擁抱。大紀元。2008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3/9/9/c14535p.htm

Hunt, J. (n.d.). The Dangers of Holding Therapy. Retrieved October 15, 2008, from http://www.naturalchild.com/jan_hunt/holding_therapy.html

Harlow, H. F.(1958). The nature of lov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3, 673-685. Retrieved November 15, 2008, from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Harlow/love.htm

Heflin, L. J., & Simpson, R. L.(1998).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and youth with autism: Prudent choices in a world of exaggerated claims and empty promises. Part I: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option review.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13(4), 194-211.

Myeroff, R., Mertlich, G., & Gross, J.(1999).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Holding Therapy with Aggressive Children. 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 29(4), 303-313.

Welch, M. G., & Mark, M. E.(1988). Amazon online reader: Holding time. Retrieved December 3, 2008, from http://www.amazon.com/gp/reader/0671688782/ref=sib_dp_ptu#

Wilson, S. L.(2001). Attachment disorders: Review and current statu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5(1), 37-51

 

-----------------------------------

其它相關文章推薦:

 

其它相關文章推薦:

重度腦性麻痺自由行動的希望—米卡復健三輪車 MICAH

特殊學生治療方法—擁抱治療(Holding therapy)

合作教學(co-teaching)之簡介與經驗分享

網路成癮的定義、診斷、預防與處理

精準教學法的重要概念與教學步驟

2015世界盃地板滾球大賽韓國之旅

長照日記 --- 結緣

 

 

arrow
arrow

    西土瓦&出嘴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