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件事情都比你所想像的更複雜!

-我讀《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有感

許亞甄

 

(遠足1)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2016全新譯本)立體書封.jpg

、前言

『人類想到動物時,唯一言行相符的地方,就是言行不一』(Andrew Rowen)。作者哈爾.賀札格引用塔斯福大學動物與公共政策中心主任的這句話,幽默精準地貫穿了全書的中心思想—我們思考自身和其它物種之間的關係是經常悖離邏輯的。

 

girl-snuggles-with-baby-chick.jpg

 

beba345.png

we love it,we eat it...

tooopen_sy_82161983611.jpg

9dadb585-1e7a-4418-a06a-0d7ba2c93c65.jpg

      we use it or we kill it ?!

 

人類和動物互動關係的最新科學顯示:我們對待動物(那些我們愛的、恨的,以及被我們所吃掉的)的態度、行為,以及生活中與動物的互動關係,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為複雜!人類和動物的關係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視動物為朋友、家人或寵物(we love it);第二種,視動物為食物(we eat it);第三種,視動物為工具(we use it)。這三種關係中當然也會有界線模糊、彼此交錯重疊的地方,令人抓狂的也正是在這裡。

 

作者為一名研究型的心理學者,研究人類和動物的關係已達二十年。某天,他接到一位動物權力倡導者—友人珊蒂來電說:有人控訴他,用動物收容所撿回來的小貓來餵自己家裡的一隻長十八吋的寵物小蛇山姆。為此,他從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思考:『將一個掠食者當成寵物時,其中是否牽涉道德問題?』我們知道,任何事物牽涉到『道德』,就很複雜了。於是這成了作者此書的研究動機,全書的研究重點皆在討論:愛動物者如何面對自己和動物關係裡的道德迷惑?接下來的研究和許多具有爭議性的主題相關,包括人類對於利用動物一事的矛盾想法,例如:百分之六十的美國人相信動物有生存權,卻同時也認為人類有吃掉它們的權利,怎麼會這樣?這本書就是盡量想解釋這種『令人快要抓狂』的矛盾。

-----------------------------------------------------------------------------------------

、重點摘要

研究人類和動物互動關係的最新科學稱為『人類動物互動學』(Anthrozoology)。為何我們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值得關注?研究指出在美國大有約三分之二人們與動物同住,而且很多人與寵物關係密切,我們對於自己『該如何對待其他生物』的信念在改變,很多人的心念在一些問題上拉扯,例如:動物是否應被視為生技實驗品?動物是否僅因人類的口腹之慾就該被殺掉?動物是否該享有同等的道德地位等等,這些爭論越演越烈,甚至聯邦調查局發言人都曾表示:極端的動物權倡導者就是美國本土最大的恐怖主義分子!終於,人們開始對人類動物關係學的研究充滿興趣。作者舉了以下幾個相關的研究例子,並從多方面論述:

 

一、海豚可以成為好的治療師嗎?

二、人們會長得像他們養的狗嗎?

三、喜歡狗和喜歡貓的人擁有不同人格?

四、虐待動物的孩童會變成具有暴力傾向的成人?

 

再來,人類天生就喜歡動物嗎?是的,人的天性就是喜歡與大自然親近,這叫做『親生物性』。那麼,人們對於不同物種的親近程度有所程度上的分別嗎?我們為什麼會把『思考方式不同於我們』的生物想成某種樣子?這裡討論『可愛』的重要性:在道德裡,可愛並不算數!但真實的統計有指出喔!『動物眼睛的尺寸大小』竟然是決定人們對於援助絕種生物捐款多寡的最大關鍵!例如:中國大鯢(娃娃魚)和大貓熊就有截然不同的兩種命運;一樣是面對獵殺,加拿大政府並沒有禁止大西洋沿岸浮冰上獵殺小豎琴海豹喔!他們只是禁止獵殺『可愛的』(十四天大以下的)小海豹。怎麼會這樣?

 

因為人類在本能上就是會被貌似嬰兒的動物特徵所吸引。例如:大大的額頭與頭蓋骨、圓滾滾的眼睛、胖嘟嘟的雙頰、柔和的線條等,這些小娃娃的特徵能夠自然而然地啟動我們為人父母的衝動,對動物的愛有如我們親職的本能的轉移,有學者乾脆直接叫這個現象為『可愛反應』。所以承認吧!我們看待動物的方式經常取決於物種的特性:他們多麼具有吸引力?身形大小?頭的尺寸?是否毛茸茸(好的)?是否黏呼呼(不好的)?還有他們與人類的相似程度,簡單來說,『可愛嗎?』—當人們發現竟然是這麼不理性的思考方式在決定自己與其他物種間的關係,這種不時如幽靈般出沒的不連貫的邏輯,使人類對自身和動物關係的認知突然轉變!好在,認知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的研究告訴我們:人類的思考和行為本來就常常是完全不合邏輯與不理性的!甚至一篇最近的報告指出:在選擇新家時,一群螞蟻所做的決定會比人類的購屋族更理性!因為有此一說,人們總算可以安慰自己一切都『本來就是這樣』。

 

另外,談到人們安慰自己的本領,我們給動物名字裡有什麼使用奚蹺?我們用在肉類上的字眼,幫助我們不去聯想飲食上的道德問題,例如:向肉販買肉時,說『我要一磅的beef(牛肉)或是pork(豬肉)』顯然比說『我要一磅的cow(牛)或是pig(豬)』來得容易,人類是這樣用語言和文字去拉遠道德距離的。

 

面對那麼多的物種,誰是寵物誰又是實驗品?『分類』說了算!怎麼個分類法呢?我們對動物的態度可歸結為兩個層面,如下圖四個象限:第一,是我們在情感上對於動物有哪些感受,正面情感包括愛和憐憫負,面情感包括厭惡和恐懼;另一個層面是『效用』,端視動物對人類是否有用或有益,又或者對人類有害,可惜,在動物倫理中,感性永遠勝於理性。

 

螢幕快照 2017-01-25 下午10.03.45.png

 

噁心,也是一種道德情感。一些眾所皆知的噁心感誘發劑諸如:與手足發生性關係,排泄物、尿、經血等身體製造出來的產品等,家人或自己吃掉他們所飼養的寵物也是其中之一。但是當你追問對方理由,要求他們解釋為何吃下已經死去且不再有痛覺的動物是錯的,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大多數的時候人,們就是無法為自己的決定作出合理的解釋,學者將此稱為『道德的失聲』,其實原因就是所謂的『噁心因素』,這些行為就是令人作噁。

 

再談認知的捷徑和動物倫理—即使當我們試著合乎邏輯地思考,卻老是會碰上障礙,這時,為了解決令人心急的困擾,快點!拿出『認知的捷徑』:我們的思考常常依賴應急的經驗法則,通常能夠有效而快速地解決問題。但是這些心理上的捷徑,常會使我們的思考產生誤差而偏離正確的選擇,我們的道德思考也恰好依賴相似的經驗法則,也是會產生誤差的!

 

所以,人類利益優先於其它物種嗎?人類天生有種會把社交圈分成『我們』和『他們』兩類的傾向;『我們』離那些創造食物、纖維質及皮革的生物越遠,和寵物的關係就越親密,並且,隨著肉類消耗量的增加,我們對對待這些動物的方式所產生的罪惡感、羞愧和憎惡,也越來越強烈。換言之,我們正在承受那些把轉換成『他們』變成『我們』的道德成本。

 

那麼反過頭來看,抵制人類的生物優先權,可以讓我們變成比較好的人嗎?我們想想納粹如何能愛狗而憎恨猶太人的故事,就會得出否定的答案:話說,進行種族屠殺的希特勒,竟然是一個素食者和動物保護主義者,納粹當時建立了一套喪心病狂倒置框架的道德測量法,讓雅利安人在最高層,猶太人被列為次級人類,甚至比大多數動物物種還低!納粹視猶太人不等於人,幾乎等同於害蟲;當納粹『依法律程序』將數千隻猶太寵物安樂死的同時,猶太主人卻不如他們的阿貓阿狗能受到受德國人道屠宰法案保護,不但被送到集中營,他們的待遇甚至不如第三帝國的動物福利法案。對納粹來說,猶太人模糊了人和動物之間的界限,他們是一個被汙染的階層和怪物,既不是完美人類,也不是完全的動物。

 

到底為何我們和其它物種的關係如此混亂?數千個研究證明,人類幾乎對於任何事情的想法都是令人吃驚的不理性!人類和動物的互動間,常常存在不一致和自相矛盾,其背後是有許多原因的:因為『衝突』存在於理性和感情之間,『衝突』存在於對直覺的依賴和同理心之間,再加上我們習慣把我們自己的慾望、感情和心理狀況投射到其它動物,賦予其他物種『人的性格』(擬人化),想要事情不複雜也很難呀!

-----------------------------------------------------------------------

 

         三細細閱讀之後......

不只是人類動物互動學,其實更是心理學

心理學家很早就發現人類時常言行不一,一個普遍被接受的態度理論稱為『態度的ABC模式』,說明態度含有三種元素:

1.情感(affect)-你對一件事物在情緒上有何感覺?

2.行為(behavior)-你的態度如何影響你的外在行為?

3.認知(cognition)-你對一件事物瞭解多少?

 

認知失調』是由費斯汀格在1957年所提出的,是指一個人的態度和行為等的認知成分相互矛盾,從一個認知推斷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時而產生的不舒適感、不愉快的情緒。認知失調理論認為:一般情況下,個體的態度與行為是相協調的,因此不需要改態度與行為。假如兩者出現了不一致,例如:做了與態度相違背的事,或是想做的事沒做,這時就產生了認知失調。認知失調會產生一種心理緊張,個體會力圖解除這種緊張,以重新恢復平衡。

 

認識了『認知失調』這回事兒,令人恍然開了大悟,終於可以解釋為何我自己多年來一直在飲食問題上的無限焦慮迴圈。迴圈的一開始和大多數素食主義者一樣,態度堅定、充滿信心地立下志向要貫徹『又環保、又健康、又慈悲、又道德』的素食飲食,持續一段時間過去之後,堅持下去的毅力與耐心搖搖欲墜,然後就在那麼恰好的時間點總是會有魔鬼招手,以一個推拒不了的理由、一個號稱是『不可抗力』的原因或是偶發的『偷偷嘗一口應該沒關係吧?』的投機心態,吃下那段時間以來的『第一口肉』。接下來發生的事有兩個方向,一是在態度還堅定的時候(認知還沒受到衝擊的時候),腦子會告訴自己:『你嘴巴在大嚼特嚼的這一口肉,是謀殺!』然後自然而然反胃噁心,可能連吞都吞不下去,這時候連我都竊竊恭喜自己,彷彿通過了考驗,但魔鬼的誘惑不會只有一次啊!總是還會有那麼一個不經意的時機,不小心在嘴巴吃肉的同時,心中竄出了『啊!終於吃到了,好好吃喔!』的念頭,『原來我喜歡吃肉』的這個新認知,和原先認知的自己不一樣啊!然後頭(理性)和心(感性)就打死結了,如果不給自己找些理由將這整件事合理化,會造成整個人身心非常不舒服啊!

 

另外,作者在書中提到不少心理學上的其他理論,讓我的思緒不自覺同時向外延伸想到一些相關的電影或故事。

 

《少年Pi的奇幻旅程》-『投射作用』與『人類的獸性』:童年的Pi隔著一道圍欄,直直地向老虎理查帕克的眼睛深處望進去,在老虎身上看見自己的人性,那是Pi對現實世界的啟蒙,也是片中人性與獸性的交錯的起源。父親教誨孩子:『老虎沒有靈魂,所見的只是人心情感的映射』。然而,人性與獸性的二元界線,就像當時將Pi與帕克隔開、看似牢不可破的欄杆,實則存在巨大的縫隙,存在著被穿越、顛覆的可能。;但在船難後的漂流旅程中,理查帕克則轉為代表了少年Pi的獸性。兩者看似外在分離的個體,實則為內在拉扯的鏡像倒影。

1354043321_1.jpg

 

電影中所呈現小船上的空間配置,終日躲在小船底層的老虎,代表壓抑於潛意識、象徵本能原慾的『本我』(id),而『不能殺生』的宗教戒律,則是讓Pi克制自己『莫淪為野獸』的『道德超我』 (super-ego),整段漂流中Pi不斷試圖將帕克壓制於下方、爭奪小船主宰權的對抗過程,便可引申為自我意識(ego)與潛藏獸性間的拉鋸戰爭。尤其理查在漂流之初幾乎從未現身,直到鬣狗(代表食肉的兇狠廚子)殺害紅毛猩猩(代表母親),Pi怒火中燒之際,老虎才從猛然躍出,『代替』Pi完成了他的復仇,兩者互為一體的對應關係,不言而喻。

《十二夜》-『同理心疲乏』與『精神麻痺』這部紀錄片將大家已經知道卻一直不去正視面對的殘酷現實,寫實地拍攝下來,活現眼前,震懾觀眾的心扉,令觀眾無論男女老幼一般看一邊淚流成河。這齣電影無疑會帶給觀眾傷感的情緒,媒體新聞對於這齣電影的介紹報導中,直指出許多準觀眾的心聲:「很想看,但也很怕看到那些淒慘的場面,更怕看到淚流滿臉後離場。」全片中幾乎看不到收容所人的臉孔,一格格、一場場全是狗的身形、狗的眼神、狗的血肉模糊。收容所彷彿是狗兒的地獄,以狗兒的視角看人是獄卒、是兇手、是魔王。收容所是這些流浪狗兒的地獄,但何嘗不是人的?以影片中的收容所來說,一年收容高達6000隻狗狗,但5000隻卻難逃一死。十二天的時間,動物等待微乎其微被領養機會,消磨的不只是動物的生氣,也消磨著人的意志。相關人員(清潔員、收容所員工)必須不帶一絲感情,執行日復一日的捕捉、短暫收留、處決。他們彷彿是劊子手、殺人魔,不顧狗兒的哭淒哀鳴,無情地用P型桿拖拉狗、沒人性地在狗兒的資料上打著代表『待安樂死』的三角形。但這份工作是多麼地無力,上級是怎樣交代降低流浪動物數目,民眾是怎樣控訴住家附近有狗亂吠,每周每天的生命逝去是如何把他們的熱情、意志磨平

1385845376-2498023079.jpg

這裡我想到的是書中所說的『同理心疲勞』(compassion fatique):因為要經常性幫或照顧受痛苦的他人或動物而產生心理創傷的自然現象,屬於二度傷害,造成對於工作環境產生無力感與疏離感。當承受巨大痛苦時,人類的冷漠將被放大,於是悲劇越大,就越少人在乎!這就是書中也有提到的『精神麻痺』(psychic numbling),例如,紐約人僅會為一隻紅尾鷹被驅離的事件就感到氣憤,(只因為這隻小紅尾鷹在第五大道的豪華合作公寓外牆上築巢而被趕走);但面對紐約市兩百萬街友三餐不濟的窘迫處境,卻只能漠不關心。

 

戰鬥吧,小雞!—

書中作者提了令人膽戰心驚的一問:比較起來,觀看鬥雞比賽與享用雞肉大餐何者較為殘酷?或是這樣問更直接:你寧願當什麼,一隻鬥雞或是商用肉雞?

 

工業化下的雞隻(商用肉雞)存在著非常令人遺憾的一面,這些雞隻是『長肉機器』—美國科布500型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肉雞類型之一,估且先叫牠們『科布500小雞』,比起過去在穀倉旁養大的乾巴巴的雞隻,科布500小雞僅需消耗三分之一倍的飼料,就能達到快速五倍的成長,宰殺之後,科布500的雞身還能有73%的良率能達到『純食用標準』!多麼便宜討喜的科布500小雞呀!但便宜的雞肉是要付出代價的,一隻肉雞的骨骼無法承受他迅速成長的身體重量,加上大塊的胸肌對於雞隻的腳施加扭力,導致跛腳,骨腱破裂,腳部扭曲併發症,根據劍橋大學研究,雞隻腳部的嚴重疼痛甚至已經是世界上動物福利的最大課題!

 

而在大多數人認為牽涉到具潛在爆發性的睪丸素與金錢共存組合的鬥雞比賽中,田納西州東部一只普通的小鬥雞,在出生至兩歲內會過著嬌生慣養的生活,最先的六個月內,它可以隨意的奔跑,然後他會擁有一個可以閒逛的草地以及可以入眠的私人臥室,他將接受許多訓練,吃得很不錯並,且有機會跟母雞們玩耍追逐。不利的一面是,在某一個週末晚上,他會感受到墨西哥短刀劃破他胸口的痛楚或,是被長腳的魚叉狀武器刺進喉嚨,他將在一個歷時幾秒或是超過一個小時的比賽賽場內,觀眾丟出棒球帽並互喊賠率的囂叫聲中死去,它能夠看到星期天太陽出來的機會是二分之一。

 

相反的,我們的科布500小雞,生活在無法想像的骯髒環境,雙腳疼痛,肺部灼傷,永遠無法看見天空或行走草地沒,有性生活或啄食蟲子的機會,在他活的四十二天生命中,吃的是日復一日單調乏味的動物飼料,最後被塞進籠子裡,被無遮蔽的卡車草率載送到處理廠中,將他們倒懸、電死及割喉,他們看到太陽的機會是零。

9.jpg

 

無論我們想不想直接利用所謂的心理捷徑選擇做一隻賽雞或是做一隻商用肉雞,我們都必須承認:金錢及社會階級大大地影響我們對殘忍的認知以及我們對新鮮雞肉永無止境的貪婪需求已造成動物莫大的痛苦。

 

姑且不去評論所有賽雞迷的說法是否是在將被視為不合理的殘忍賽事『合理化』,諸如:『賽雞是最有人性的一種活動』、『那不過是自然的』、『賽雞迷都是你曾經看過的最善良人士』、『鬥雞能建立品德』、『我愛我的雞隻們』…等等,比較起來,每一隻鬥雞在賽場上死亡,相對就有大約一萬到兩萬隻肉雞在機械式處理工廠中被割斷脖子;然而,為何每年處死九十億肉雞是合法的,而參與鬥雞卻會讓人在聯邦監獄裡受罪?這是金錢與權勢所造成的結果—在美國,經過大型的商業利益團體的遊說與政府建立起的良好關係,立法的結果就是工廠養殖的雞可豁免於所有聯邦動物福利法,包含人道宰殺法案!

 

關於『吃肉的素食者』這回事—人類與肉類的關係

 

肉是心與身體之間的戰場,因為它同時是美味的、危險的、令人反胃的、死亡的。在很多文化裡,肉等於財富。當肉的味道好吃時,它有可能是不健康的,令人噁心的,同時涉及殘殺動物。雖然有四個難以反駁的反對吃肉的主張:1.要吃一隻動物,你必須先取他性命2.幾乎所有的食用動物都被飼養、運輸和屠宰的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痛苦3.由植物到肉類的轉換是沒有效率的且毀滅大自然環境4.吃動物是肥胖症、癌症及心臟病的成因,食肉者還是大有人在而且樂此不疲。

 

但為何肉類食物會如此可口並且讓人滿足?因為人類是從一長排的肉食動物演化而來,自然會被肉的味道所吸引,演化與適應上,人類的雜食性,最重要功能就是促進『腦力進化』—藉由『交換肉類』所促成的群居智能使腦力進化,我們腦中本能相信:能坐下來吃一頓好肉代表人生成功!

 

為何肉又令人反胃?食物屬於美味或噁心的最大關鍵,其實是文化,舉例來說,同樣是羊腦,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牠就是被視為珍饈與病原體的差別。肉類是死的而且噁心,大多數人壓抑任何與肉類有關的罪惡感的方法就是:不去想晚餐是從哪裡來的!社會知覺好的消費者現在可以購買標榜無賀爾蒙無抗生素無殘酷對待自由生長的肉品,換句話說, 『因為牛活著的時候是快樂的、死的時候是無痛苦的,所以吃它就比較沒有罪惡感了!』

 

另外談到食用肉類習慣的改變,近年來許多人因為種種原因,從原先吃畜類(四隻腳)轉而去吃鳥類(兩隻腳),為何?雖然雞肉比較省錢及健康,但從動物福利觀點來看,必須殺掉221隻雞(又令人想到可憐的科布500小雞)才可得到一頭牛的肉量!以這樣的邏輯來說,一隻一百頓重的鯨魚等於七萬隻雞的肉量,人們是否應該為了只需要犧牲掉一隻動物的死亡及痛苦,來改吃鯨魚肉?答案是不會,因為鯨魚肉並不好吃,而且牠是保育類,但就邏輯上來說,『一隻鯨魚入地獄,七萬隻科布500小雞得以渡脫涅磐耶!』對不起,筆者又『陷入理論困境』—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當人們把邏輯用到離譜的極端時,所會發生的事。

 

《雜食者的兩難》—完美的一餐?

 

科布500小雞的故事,真的讓我太震撼了︰食品工業化跟科技,帶給人們的,究竟是幸福還是另一場浩劫呢?食品工業越來越進步,但我們的焦慮卻是越來越深!我在另一本延伸閱讀的相關書籍《雜食者的兩難》當中,找到了令人歡天喜地的解答。這本書的作者先做了一個簡單的提問:正餐該吃甚麼?』,不加思索之下,我以昨天晚餐的菜單內容來自問自答好了:『嗯…就吃微波加熱過的奶油燻雞義大利麵再加個大麥克牛肉漢堡搭配一份沖泡式玉米濃湯啊!有主餐有點心還有湯品,完美!』好,下一個問題:『那麼您知道您所吃下的燻雞肉和大麥克牛肉是從哪裡來?歷經什麼過程來到您的面前呢?工業大神,又是如何神奇的地把玉米濃湯這個東西的成分及元素濃縮提煉到可以裝成一袋一袋小包裝可保存六個月任您即沖即飲的方便速食?簡單來說,它真的可以叫做食物嗎?』

 

曾幾何時,『吃甚麼』竟也成為普羅大眾內心最深的焦慮!

 

《雜食者的兩難》第三個部分,作者開始準備完美的一餐,他打算從頭到尾自製一頓餐點,遠離食物工業化,所以他跑去學習打獵,親自射殺了一頭野豬;他學會分辨並採集美味的菇菌類,書中作者也探討了『肉食道德』,宰殺動物會引發人類的道德不安,以及動物是否能感受到痛苦跟對死亡的恐懼也讓肉食這件事情陷入了爭端。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見仁見智,選擇雜食的人跟選擇素食的人都沒有完全的是非對錯。

 

我一定要完整引用書中作者在準備這完美的一餐的過程中內心有感而發的所有一段話:『料理食物的反覆動作讓我的大腦有空間可以深思。我在切菜剁菜的時候,想到了烹飪的節奏,我們把東西帶入了廚房,而烹飪破壞了這些東西的秩序,只為了創造出新的秩序。我們宰殺、切剁、研磨、絞碎和溶解這些原料,分解原本活生生的生物,如此我們才能把這些生物重新組合成更文明的新形式。你想想,就是這樣一度失落的節奏,統合了自然界所有的進食行為,而進食是在不斷地破壞某些生物,然後經由咀嚼和消化去維繫其他生物的生命。凱斯在《飢餓的靈魂》一書中將此事形容為進食的最大矛盾:『為了維繫自己的生命與形體,生物必須摧毀生命與形體。』似乎也只有人類會為這種毀滅感到遺憾,而且也僅限於偶爾。然而,烹調不但讓我們遠離我們的破壞性,還把一堆血和內臟化為美味的義式香腸,這是充滿象徵意味的救贖減,輕我們種下的業:看看這些食物所帶來的美好!在咬下毀滅性的第一口之前,把一道珍饈放上餐桌,藉此,我們歌頌了人類從大量犧牲者中所創造的奇蹟。』

 

『關心動物的人該做的事情,是確保自己吃下的動物並未受苦,且能快速且無痛的死去,也就是說,要保障動物的福利而非權力』。不管人們選擇的是什麼,最重要的是尊重這些植物與動物犧牲自己來滿足人類的需求慾望,愛惜盤中的每一份食物。

---------------------------------------------------------------------------------------------------------------------

結語

關於動物,我們為什麼很難冷靜思考?當我們深深困擾於書裡所描述的明顯道德偏差—鬥雞人宣稱他愛他們的公雞;陶醉于品種改良的純種狗熱心人士製造出許多世代,有先天基因缺陷的動物;收集流浪動物人士提供動物居住的卻是不為人知的髒亂環境。我寧願說這些情況都是無法避免的。這表示我們都是人類。

我們對待動物(那些我們愛的、恨的,以及被我們所吃掉的)的態度、行為,以及生活中與動物的互動關係,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為複雜!

arrow
arrow

    西土瓦&出嘴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